【考古青年系列】“手铲释地书”,让青春闪耀在考古一线

发布日期:2022/11/18浏览量:

市考古研究院青年工作者郝君涛用敬畏和热爱破译埋在地下的文明密码,并推动考古发掘成果走进大众生活。


“这个墓葬出土的文物品类较多,如陶器、钱币、铜镜等,部分保存相对完整……”近日,在我市一个考古发掘现场,市考古研究院考古队队员郝君涛正和同事们一起清理文物。


1.jpg


今年25岁的郝君涛看起来有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2020年,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市考古研究院,从此开始了“手铲释地书”的职业生涯。“虽说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可也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郝君涛说,身为土生土长的洛阳人,自己从小就对脚下这片埋藏着数千年历史的土地充满了自豪感,这两年,他有幸亲历、见证了多个重大考古项目,“激动与兴奋更是难以言说”。基建项目工地、城市边缘、乡村田野……身为一名一线考古工作者,这些都是郝君涛日常的工作场所,一年365天,他和同事们穿梭于发掘现场的时间超过300天。晚上回到办公室,他们还要整理查阅资料,结束一天的工作常常要到夜里10时以后。今年夏天,为配合我市一个重大项目开工,郝君涛作为现场负责人之一,和同事们顶着烈日在数千亩的发掘现场奋战近50天,高效率完成对该区域的考古工作,既确保了地下埋藏文物的安全,也有力保障了工程顺利进行。“那几天气温连创新高,大家在发掘现场汗流浃背,衣服都没干过,可没有一个人请假休息。”郝君涛说。现场各发掘小组的负责人几乎全是“90后”,“这是对我们年轻人的信任,更是我们职业生涯的一笔财富”。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柄手铲、一把刷子,一代又一代考古工作者揭开层层尘土,小心探寻人类历史长河的记忆碎片。因此,每次清理遗迹现场,无论规格大小,郝君涛都满怀敬畏:“必须全神贯注、屏息凝神,尽量将全身力量集中到手上,仅靠手腕、手指发力来提取文物。”更具挑战性的是,有些文物出现严重碳化十分脆弱,稍不留神就会彻底散架,所以,剥离文物周围泥土的过程更要慎之又慎。


2.jpg


文物不会说话,却可以通过考古讲述历史。借助对发掘现场、文物遗迹等进行测量测绘、摄像拍照、三维建模等,考古人员获得相关数据并进一步分析,就有可能挖掘出其中隐藏的文明密码。“随着新技术加入,考古工作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前辈们也鼓励我们不断学习新技能。”郝君涛说,单位组织了多次无人机航拍、三维建模等技能培训,期待大家能更加完整、生动地阐释发掘成果。随着“国潮热”“考古热”兴起,这两年,关于考古的话题频繁登上热搜。不过,一些网友对考古的误解,让郝君涛陷入思考:“考古是一门科学事业,如何让大家更好地认识它?”今年,郝君涛作为“考古青年宣讲团”的一员,带着精心制作的课程和考古工具等进校园、进社区,为大家带来考古科普知识和文物保护法律常识。“我们希望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热爱考古的种子,也期待更多人加入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列。”在郝君涛眼中,考古学研究不是象牙塔里的学问,推动考古发掘成果走进大众生活同样重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这些是我们青年一代努力的方向。”郝君涛说,考古是自己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我将继续向前辈们学习,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为讲好中国故事、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贡献更多青春力量。”他说。



扫码同步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