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帝陵陵区述要及墓冢举例

发布日期:2023/12/26浏览量:

1.金村东周陵区。位于洛阳郊区白马寺镇金村附近。据文献记载,公元前510年周敬王出居成周,子朝居于王城,敬王以后十一王均居于成周。所以这些周王的葬地应在成周附近。

东周时期成周城即为汉魏故城。金村大墓位于故城内北部,此次做了GPS定位。

2.东汉陵区。位于中段的东部,汉魏故城西北方。这里是邙山地区地势最为平坦开阔的区域。根据文物普查的情况看,邙山东汉陵区的核心区域指向孟津县送庄乡三十里铺村及其附近,包括送庄乡、平乐镇2个乡镇的三十里铺、刘家井、送庄、护庄、东山头、后沟、平乐、妯娌新村、朱家仓、天皇岭、张盘、新庄、裴坡、上屯、上古等15个村。东西约6.8公里,南北约6公里的范围内,面积近40平方公里。这里墓冢分布密集,而且是大小家冢结合。墓冢的年代绝大部分为东汉时期,其规模也相对较大,与《帝王世纪》[13]、《古今注》[14]等文献记载的邙山五陵的方位等一致,应即东汉帝陵的核心区域。整个陵区西侧与瀍河两岸的北魏陵区衔接,其间约有数公里的过度地带,墓冢较少。东侧有风凰山、首阳山与曹魏、西晋陵区相隔。核心区域西南、东南邙山山麓,以及北部黄河沿岸也有一些属于东汉时期的墓冢。这些墓冢的规模和分布密度要小,缺少大型墓冢。

陵区西部墓冢稀疏,现存5座保存比较完整的独立大冢。其中有4座大致成南北一线,为三十里铺大汉冢(M2-066)(图三、一二)、平乐村二汉冢(M2-561)(图四)、三汉冢(M2-560)(图五)、刘家井大冢(M2-067)。还有1座位于上述4座的西侧,即东山头村东南玉冢(M2-515)(图一三)。现存封土直径分别为大汉冢130、二汉冢118、三汉冢70、刘家井大冢114、玉冢94米,玉冢封土形制略尖,与北魏帝陵接近,余均为圆形矮丘状。另外朱仓M2-722封土基本夷平,经钻探封土直径约135-145、墓道宽约9米,也是一处东汉帝陵级别的墓冢。


图片 12.jpg


图片 13.jpg


西部独立大冢与东汉帝陵关系密切,原因有三:均位于邙山中段高处,位置显著,封土规模大。第二,封土规模的位置符合或大致符合文献中有关东汉帝陵的记载。第三,与周围的墓冢存在着合理的配置。在独立大冢的北侧、西侧有一些零星的小冢,据钻探的情况看,规格较高(如M2-925、926、927),形制也属于东汉时期,应和文献记载的“北陵”、“西陵”等后妃墓冢有关。

陵区的东部墓冢密集,是整个邙山地区墓冢最为集中的区域。约有380余座(夷平、实体墓冢)。这些墓冢与西部独立大冢相比,规模要小得多。根据查证的情况看,封土平面多为圆形,直径一般在50米以下,为帝陵的陪葬墓群。这些墓冢分布密集,属于集中式陪葬。

M2-925位于孟津县宋庄乡三十里铺村南,洛常路东,大汉冢西约300米。北纬34°46.492’,东经112°34.730’,高程224.5米。封土破坏严重,平面大致呈圆形,原始封土直径33米,现存高约4.5米。为长斜坡墓道砖石结构多室墓,由墓道、甬道和前后室组成。方向190°。长斜坡墓道两壁内收三级台阶,填五花夯土,长26.6、宽6、口深0.6米;甬道为砖券,长1.8米。墓室明券,四周内收三级台阶,砖石结构,分前后室。钻探发现大量乱砖。前室长7.6、宽6米,后室长5.1、宽5.1深6米。形制应为前室穹隆重顶,后室拱券,属东汉前期墓葬(图一四)。


图片 14.jpg


M2-926位于孟津县洛常路东,M2-925西侧约40米。北纬34°46.492’,东经112°34.696’,高程225.2米。现存封土破坏严重,平面呈不规则圆形,夯筑,夯层厚0.1-0.22米。原始封土直径17.8、现存封土残高5米。为长斜坡墓道砖石结构多室墓,由墓道、甬道和前后室组成,方向190°。长斜坡墓道两侧内收三级台阶,填五花夯土,长20.2、宽5、口深1.1米;甬道长3、宽6.2米。甬道上发现一近椭圆形盗洞。墓室明券,和通道连为体,四周内收三级台阶。砖石结构墓室,分前、后室,后室偏于前室侧,破坏严重。前室长8.8、宽7.4米,后室长4.4、宽4、深5.6米。与M2-925形制相似,年代相同(图一五)。


图片 15.jpg


M2-927位于孟津县洛常公路西侧,M2-926西侧约50米。北纬34°46.487',东经112°34.660',高程224.1米。现存封土平面圆形,原始封土直径19、现存封土残高4米。墓葬形制、结构、年代与M2-925、926相同,亦由墓道、甬道和前后室组成,方向192°。墓道残长5.4、宽4.2米,口深0.8米;砖券雨道长3、宽6.5米;墓室破坏严重,前室长7.7、宽4.8米,后室长5.4、宽4.2、深5.1米(图一六)。


图片 16.jpg


M2-771位于张盘村西南。北纬34°46.925’,东经112°36.693’,高程209.2米。现存封土破坏严重,平面圆形,封土原始直径约32、现存封土高5.4米。为长斜坡墓道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方向188°。墓道长约16、宽2.3、口深0.6、口底深1-7.6米;甬道长1.4、宽2.3米。墓室破坏严重,结构不详。为东汉时期墓葬(图一八)。


图片 17.jpg


M2-771位于张盘村西南。北纬34°46.907',东经112°36.714',高程210.7米。现存封土平面圆形,原始封土直径28~30、现存封土高4.6米。为长斜坡墓道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方向98°。墓道长约20、宽2.7米,口深0.6米。墓道两侧向内各收一台阶,台阶距地表深2.8、宽0.8米;甬道长2.7、墓室长约8.7米。为东汉时期墓葬(图一九)。


图片 18.jpg


3.曹魏、西晋陵区。位于东段,汉魏故城东北方,邙山东部的首阳山南北两侧。据文献记载,曹魏文帝首阳陵、西晋宣帝高原陵、景帝峻平陵、文帝崇阳陵、武帝峻阳陵、惠帝太阳陵分布在这里。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对西晋帝陵进行了勘察(图一七),发现了位于偃师市南蔡庄北的晋武帝峻阳陵及位于后杜楼西北的文帝崇阳陵,并对两处帝陵陵园遗址进行了钻探和发掘[16]。我们对这二处陵园遗址进行了GPS定位。在这一区域的普査,没有发现确切属于曹魏、西晋时期的墓冢,多数墓冢为东汉时期。在曹魏、西晋帝陵的陪葬墓群和其余帝陵的地望等方面无实质性进展。


图片 19.jpg


4.北魏陵区。位于西段的全部、东段的西半部,汉魏故城的西北方。东汉陵区的西侧,瀍河东西两岸。指向孟津县朝阳乡、送庄乡、城关镇,洛阳市红山乡、邙山乡、瀍河乡、白马寺镇等乡镇的50余个村庄。东西约20、南北16公里,面积近320平方公里。墓冢比较集中分布在官庄、崔沟、高沟、冢头、老苍凹、徐家沟、安驾沟、河东、伯乐凹、北陈庄、煤窑新村、张扬(障阳)、南陈庄、朝阳村、向阳、南石山、小梁、风凰台、权家岭、营庄、太仓、后沟、东山岭头、西山岭头、白鹿庄一带。西南部在马坡、小李村、拦驾沟、马沟、西吕庙、东吕庙、刘坡、左坡、左家寨、太仓、后沟一线和东汉墓冢群有交叉。整个区域内东汉墓冢数量很少,说明当时北魏陵区在规划时有意避开了东汉陵区。

5.《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中北魏时期墓志的材料比较集中,年代相对准确,所以陵区的范围较为清晰。北魏陵区范围较东汉陵区大,但墓冢少,大约有50余座。帝陵多位于瀍河西岸,陪葬墓则集中在瀍河东岸。1946年魏文昭皇太后山陵志在官庄大小冢的小冢中被盗掘出土[17],确定了北魏孝文帝长陵的位置。根据数十件北魏隋唐墓志的记载,宣武帝景陵的地望也基本确定[18]。另外,孝明帝定陵、孝庄帝静陵的地望也根据出土墓志和考古调查获得了线索(图六)。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魏城考古队和洛阳古墓博物馆对景陵的考古发掘[19],北魏帝陵的墓葬形制基本清楚。2004年我们对孝文帝长陵进行了调查和钻探,首次发现了北魏帝陵陵园遗址,确定了陵园的范围、布局、结构和规模,并发现了许多重要遗迹(图七、八)[20]。

北魏清河王元怿墓冢(M2-031)位于洛阳老城北2公里,洛孟公路东侧。北纬34°42.430',东经112°28.424’,高程173.7米。传说为西晋司马懿墓冢。该墓1948年被盗,出土1件墓志[21],使确定该墓为元怿墓,1992年洛阳古墓博物馆对元怿墓进行调査,发现墓室内壁画已不存,甬道内壁画保存较好[22]。

北魏元乂墓(M1-036)位于孟津县朝阳镇南,洛孟公路西侧。北纬34°44.511’,东经112°27.854',高程236.2米。现存封土保存较为完整,平面圆形。约东西长40、南北宽34、现存高14米。封土为夯筑,夯层厚0.12~0.18米。1925年墓志被盗[23]。1974年修建蓄水池时该冢遭破坏,当时洛阳博物馆调查中,在墓室内发现墓志盖一角,与现存于开封博物馆的元乂墓志盖核对,确认该墓即为北魏元乂墓。墓内发现有壁画,其中墓顶星象图保存较好,为研究古代天文学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6.五代后唐陵区。宋代王明清《挥麈前录》记有“明宗葬徽陵,在洛阳东北”[26]。清乾隆《洛阳县志》记载:“后唐明宗徽陵在洛阳东北十里,今查在东北路护驾庄。”[27]今洛阳孟津县送庄乡护庄村西南有1座覆斗形大冢,地望和文献记载相符,其封土也是唐以来帝陵通常采用的形制,可以确定此为后唐明宗徽陵(图九)。航片显示,墓冢附近区域存在着对称的小土堆,可能和陵园遗迹有关我们又在附近发现3个夷平的小冢(M2-987、988、931),推测是阙门遗址。

扫码同步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