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唐宋墓志纹饰中的十二生肖图案(一)

发布日期:2024/12/31浏览量:

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又称十二辰、十二相、十二属相、十二兽、十二肖、十二属。早在北魏时期,墓志纹饰中就出现了十二生肖图案。而从已发表的资料及洛阳出土的墓志来看,该地区最早饰十二生肖纹饰的墓志源于唐代。本文拟从洛阳地区搜集到的绘十二生肖纹唐代、五代及宋代墓志入手,对其纹饰特征的发展演变及相互关系进行初步的论述与研究。

本文收集墓志拓片资料的来源是《洛阳新获墓志》[1]、《洛阳新获墓志续编》[2] 及《考古》[3]期刊中所发表的涉及洛阳地区十二生肖墓志的文章。

一、十二生肖纹饰的类型与特征

十二生肖中猪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每三个属相一组,共四组分别饰于志盖顶部、四刹,或刻于志石四边。根据十二生肖的形象差别,可以分为A、B、C、D 四型。

A 型 动物原形。以十二生肖动物原形刻于志盖或志石上,志盖上的生肖图案有刻在顶部字周,也有饰于四刹。志石上的生肖纹饰则分别刻于四侧。十二个生肖或站或卧,或动或静,神态逼真,刻画惟妙惟肖。

Ⅰ式 生肖体态娇小轻盈,刻于志盖之上。

Ⅰ a 式 刻于盖顶字周,无纹饰修饰。如唐张胫墓志(676 年),上为蛇马羊,右饰猴鸡狗,下刻猪鼠牛,左绘虎兔龙(图一)。

1.png

Ⅰ b 式 刻于志盖四刹,以云纹为底纹。如唐卢普德墓志(680 年),上为蛇马羊,右饰猴鸡狗,下刻猪鼠牛,左绘虎兔龙(图二)。


2.png


Ⅰ c 式 刻于盖顶字周,生肖间以单直线为界格,底纹为卷叶纹,每组生肖间饰以盛开的牡丹纹。如唐李嗣本墓志(709 年),上为猪鼠牛,右饰虎兔龙,下刻蛇马羊,左绘猴鸡狗(图三)。


3.png


Ⅱ式 生肖体态壮硕矫健,刻在志石四侧。以缠枝卷叶纹为底纹。如唐阳玄基墓志(703 年),上为蛇马羊,右饰猴鸡狗,下刻猪鼠牛,左绘虎兔龙(图四)。


4.png


Ⅲ式 生肖体态壮硕矫健,分别置于壶门状纹饰内,刻在志石四侧。

Ⅲ a 式 壶门状纹饰内底纹为花叶纹。如唐姚崇夫人刘氏墓志 (717 年),上为蛇马羊(□马□),右饰猴鸡狗(壬申戌),下刻猪鼠牛(亥子丑),左绘虎兔龙(寅卯辰)(图五)。


5.png


Ⅲ b 式 壶门状纹饰内底纹为祥云、高足杯及草叶纹。如唐崔谔之墓志(719 年),上为蛇马羊,右饰猴鸡狗,下刻猪鼠牛,左绘虎兔龙(图六)。


6.png


Ⅲ c 式 壶门状纹饰内无底纹。如唐杜暄墓志(748 年),上为羊马蛇,右饰猴鸡狗,下刻猪鼠牛,左绘虎兔龙(图七)。


7.png


文章来源:《考古洛阳》期刊


扫码同步到手机